2025年6月21日至26日,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物理、化学、生物班)专项研修项目在江苏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带领物化生三个学科的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入南京、无锡两地,通过“思想引领-名校参访-技术赋能”三维研修模式,探索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思想铸魂:传承教育家精神
研修首站聚焦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学员们走进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聆听杨瑞清校长《扎根乡村教育,践行行知理念》专题报告。杨瑞清40年深耕乡村教育的故事,生动诠释了“爱满天下”的教育家情怀。在陶行知纪念馆,何文秋馆长以红色党课《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行知精神》回溯“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激励学员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投身教育改革。
实践赋能:解码名校育人智慧
江苏名校的实地参访是本次研修的核心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文理副院长揭秘“卓越英才培养计划”,展示“科学盒子”等创新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研潜能;保志明老师提出“既要考得好,更要走得远”,强调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 。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百年名校以“明道进德”为训,依托遥感科普基地推动学科融合。国家“万人计划”名师陈廷华分享“具身创造式学习”模式,倡导工作室建设需“求实、创新、奉献” 。
江苏省天一中学:“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智慧校园、温馨家园”的“四园”理念令学员赞叹。陆锋磊校长介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200余门选修课与“十二月令”活动彰显“让每个孩子卓越成长”的育人实践。
技术革新:AI驱动教学重构
江南大学马志强教授的《AI赋能教学创新与重构》讲座掀起研修高潮。现场演示“豆包”“DeepSeek”等工具在个性化学习、智能评价中的应用,提出“教育者需以智慧驾驭科技”,推动教学从“授业”向“摆渡”转型。
苏粤名师对话:共绘教育新图景
在“苏粤名师经验交流”中,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吴举宏老师从科研视角分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成长;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房宏校长则强调“教研共同体”建设,呼吁名师工作室成为“孵化器”;带动区域教师协同发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文军老师分享如何在工作中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惠及他身边的青年教师,引领教师们专业发展。学员们碰撞出跨省合作火花,共同指向教师成长生态系统的构建。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以“守诚、弘真、扬善、尚美”为共识,承诺将江苏经验转化为工作室建设行动。本次研修不仅深化了粤苏教育协作,更为培养新时代“大先生”提供了鲜活范本,助力广东基础教育迈向“知行合一”的新高度。
撰稿人:齐文涛
初审:陈燕、王芷薇
复审:苏明骜、张燕玲
终审:莫克翟、华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