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2025年4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谢志勇副教授、袁涛副研究员、史金峰老师等一行应邀参加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举办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越秀区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校第二阶段活动”。活动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产学研成果“师能帮”测诊系统展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尹睿教授团队及越秀区人工智能试点校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课例展示环节分别由八一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师李旨雯、初中数学教师杜清华执教《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加权平均数》两节课。杜清华在随后的教师经验交流环节中重点分享了“师能帮”对其备课工作的辅助功能:教师借助测诊系统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问答模块,有效优化问题表述逻辑、完善教学设计框架,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备课组经验分享环节,八一实验学校钟小芳老师基于“师能帮”提供的诊断分析报告,多维度、多层次解读和对比两位执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情况、教学模式特征等,鼓励教师依托测诊系统生成的数据结果,持续优化教学工作,体现了测诊系统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精准提升方面的促进作用。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为执教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与意见建议。尹睿以“有高度”“有行动”“有成效”三个关键词,高度评价了两位教师的课例设计。谢志勇从“人文性”“时代性”“前瞻性”“时效性”四个维度切入,赞扬学校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课堂工作融合的同时,依旧重点坚持人际交往的教育内核,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及其创新价值;同时从“通用性”“专业性”两个角度为学校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他呼吁学校持续发力打造数学学科品牌,将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培养融入数学课堂,组建名师、赋能团队,争取让学校的数学学科做大做强。袁涛聚焦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教师发展三个方面,也为学校及区域项目开展提供了针对性优化建议。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诉求与浪潮下,人工智能正逐步重塑教育形态。在“师能帮”测诊系统的支持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越秀区试点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让技术真正成为共促师生成长的“加速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