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师教育学部张优良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迈向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中国学生的视角》(Toward a More Inclus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hinese Students' Perspectives)在SSCI刊物《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正式发表,为全球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注入中国智慧。论文全文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299-025-00997-9。
西方学者提出的概念长期主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领域,然而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难以满足当前非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独立发展的需求。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曾多次呼吁更新现有概念体系,但相关进展始终有限。
基于此,张优良副教授团队结合以往概念中隐含的西方维度单向输入、致使本土教育依附西方的困境,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研究,尝试提出更具有包容性、更适用于非西方国家的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将来自其他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要素引入本土高等教育,和(或)将本土高等教育的要素推广至其他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互学互鉴与可持续发展,而非相互取代。”
上述概念明确将“互利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核心目标,强调国家之间的教育平等。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是单一范式的全球复制,而应成为多元文明共生共荣的实践场域。这一研究既是对西方中心论的回应,更是中国学者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