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岭南实践团:文化赋能,助力窦州古城焕新生
2025年1月18日至21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雅韵岭南实践团”赴广东茂名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调研,探索文旅融合路径,助力窦州古城振兴与经济转型。
八坊村历史悠久,曾为商贸文化重镇,但由于传统农业衰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滞后。窦州古城自2017年修复后,因景点单一、游客稀少,文化与经济价值未充分释放。实践团在镇隆镇八坊村第一书记钟伯龙带领下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古城拥有丰富的书院文化资源,但开发不足,缺乏特色项目吸引游客。村民梁启辉在访谈中表示,村庄面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困境,但古城文化底蕴深厚,通过现代化开发有望焕发活力。实践团结合调研成果,与信宜市政府研讨提出“农文商旅融合”方案:整合文化、旅游、农业与商业资源,举办书院文化节、文创展览,开发温泉度假项目,吸引游客;引入研学旅行,联动教育资源;强调保护优先,避免过度商业化。
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依托高校资源,与当地政府及村民协作,推动方案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助力文化自信与经济发展。
实地考察:发现古城潜力
与村民访谈:汲取发展灵感
文旅开发:推动农文商旅融合
推动古城振兴:探索新发展路径
乡教曙光实践团:精准调研助力镇隆教育发展
2025年1月18-21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乡教曙光实践团赴广东省茂名信宜市镇隆镇,以镇隆中学、镇隆一中、八坊小学及镇隆镇中学为实践地点,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交流,围绕乡村教育现状、特殊困境学生问题、教育家精神培育及教师技术焦虑四个主题,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访谈展开调研。
调研发现,镇隆镇特殊困境学生面临心理失衡、成绩滑坡等多重挑战。教师队伍老龄化明显(40-50岁占比超60%),音体美及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匮乏,数智技术应用存在代际差异,教育家精神培育尚处摸索阶段。
在教育创新方面,镇隆一中以非遗花灯开发特色课程,镇隆中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两校已实现多媒体教学全覆盖,但校本课程开发深度不足。实践团建议构建“三维联动”机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搭建区域教研平台、开发适切性数字教育资源包。
实践团已收集近50万字调研材料,形成4篇调研报告,提出多项具体建议,相关成果将提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与长效发展,为乡村学子筑梦前行、教师专业发展及乡村教育迈向新高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