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智慧集中攻坚,促进学部学术水平全面提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育学部第二次学术创新周回顾
2025-02-05 10:24:00

2025年1月13日到19日,教师教育学部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学术创新周,各团队汇聚智慧、探讨前沿,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创新思想、感受学术魅力、产出科研创新成果。以下为学部部分团队的创新周工作回顾。

王红团队围绕各课题组前沿科研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成果汇报等活动。核心基础组助力各年级学术写作,研一积累经验、研二撰写书稿、研三完善论文,部分研一、研二学生参与文献编码。劳动教育组修改开题与毕业论文,聆听讲座并撰写课程论文。重大课题组中,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组经饶从满教授指导,凝练重点、优化工具、指导选题;师资供需组完成7个城市数据整理与报告撰写,规划小论文;师资配给组参加讲座、梳理政策建库;人工智能组修改开题报告、成立申报团队、完成书稿初稿。此次创新周搭建交流平台,后续各小组将深入研究,持续产出学术成果,推动学校学术发展迈向新高度。




为顺利完成专项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打开课题组成员的思路,深度认识运用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李昊团队邀请了广州大学喻承甫副教授为课题组成员作《人工智能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的专家报告,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为让课题组成员深入、全面地理解《高校党建与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这一主题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内容,1月15日下午,还邀请了原光电学院书记陈雄辉教授出席课题组的汇报会,并为大家分享《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的路径与案例讲解》专家报告。整个学术创新周聚焦核心任务,通过专家讲座、学术写作工作坊、案例分析与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入探索了党建与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完成了结题报告的前期撰写,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有效提升了其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图片1(6).png




钟罗金团队以“国家一般课题申报书撰写及学术技能培训”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培训、研讨和调研活动,成功地将培训方案撰写、学术技能培训与师门内部交流三个主题融合在一起。活动期间,同学们不仅接受了高效的文献检索培训,还集中进行了课题申报书的撰写与研讨。经过此次学术创新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术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师门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课题申报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廖文团队围绕“论文写作指导”这一核心议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活动聚焦论文选题、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等关键环节,为团队成员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活动中,廖文老师针对团队成员们的学习困惑,提供了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有效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研究灵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廖文还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等方面给予了宝贵的建议,为论文的顺利推进和学生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筑牢根基。此外,廖文还明确了寒假假期的任务部署,要求学生在假期持续推进论文撰写与专业学习,确保学术研究的连贯性与高效性。本次学术创新周不仅显著提升了团队成员的论文撰写效率,更为后期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团队成员的学术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雷丽珍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创新周活动。首先,2022级研究生汇报硕士学位论文进展,内容涵盖已完成部分、面临问题及后续规划,导师和同门给予了精准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23、24级研究生展示了他们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设计以及初步数据分析等早期成果,得到了导师的针对性指导。其次,学术专题分享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概化理论、AHP层次分析法以及SPSS量化软件中的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操作方法,还有访谈方法和NVIVO编码分析等质性研究技能,促进科研技能学习互助。本次创新周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论文写作工作的进展,更为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谢志勇团队则围绕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活动设置了多个项目组,分别聚焦教师能力、教学能力测诊及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各项目组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如确定了相关专著的书稿提纲、完善了撰写框架、完成了部分章节初稿等。这些成果不仅增进了对数智时代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效锻炼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学术撰写能力。后续,各项目组将继续深化研究,确保按时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教育界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童汝根团队以线下形式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内容覆盖了课题结项材料梳理、重大课题论文推进、毕业论文指导、书稿修改四大板块。在课题结项材料梳理板块,围绕有关课题课题师生共同开展了全面梳理工作,并依据研究方向、个人专长进行了细致分工。在充分研讨后,明确了后续推进思路,拟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与此同时,针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相关论文,团队成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撰写与反复修改,力求精益求精。在毕业论文指导板块,2022级研究生就毕业论文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报。在汇报过程中,童汝根副教授针对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论点阐述、文献引用等方面,给出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为后续论文的完善提供了清晰方向,确保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有序推进。在书稿修改板块,师生们通过深入研读,精准挖掘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归纳。经过充分讨论,明确了书稿修改的时间节点,为后续高质量完成书稿修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本次活动,师门成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家不仅对学术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在科研能力上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为未来在学术领域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




学术创新周作为学科建设的抓手之一,形成了学部长期坚持的制度。本次创新周安排在本学期最后一周,学部各研究团队统一参与、集中学习,根据各团队科研任务的差异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学术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深化学术理解的平台。这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综合素养的锤炼。相信这次活动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期待下一次的学术创新周,我们将再次汇聚,迸发出更多学术火花。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

邮编:510631

电话:020-85217630

学部公众号

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