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形成性评价应用,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组团英语教师教育专家联合工作室举办教研活动
2025-02-05 09:47:00

2025年1月7日下午,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组团英语教师教育专家联合工作室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科研”的教研活动。“协同提质计划”英语学科联合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一线中小学教师等共83人参与本次活动。本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黄丽燕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黄丽燕对参会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达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开展主题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科研”的讲座。刘建达主要围绕形成性评价的背景、理论、应用等方面展开分享。


图片1-copy-1.png


背景方面,刘建达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高教司刊发的文章“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以及外语学科新标准(指南),都体现了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


图片2-copy-1.png


理论部分,刘建达首先澄清了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剖析了常见误解,并探讨了该评价方式对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他特别强调,在教学的第一节课中明确课程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性。


图片3-copy-1.png


在应用方面,刘建达详细介绍了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学习目标制定、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与会师生深入理解形成性评价,并对如何将其用于实践有了一定的感知。他还特别介绍了电子档案袋对于监测学生学习,帮助教师开展全方位、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图片4-copy-0.png


最后,刘建达提到,尽管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其实施较为复杂,对教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素质和能力。


图片5-copy-0.png


刘建达的讲座激发了与会师生的思考与踊跃提问。他针对“如何有效结合AI反馈与教师反馈”以及“如何解决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反馈素养研究时数据收集困难的问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图片6-copy-0.png


此次教研活动使得参会人员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讲学学习、互动交流,激发了他们对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形成性评价有了新的思考。许多参会者表示,未来在教学目标设计、反馈方式优化等多方面广泛运用形成性评价,以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效能,基于此开展相关研究,对形成性评价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

邮编:510631

电话:020-85217630

学部公众号

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