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部整体科研实力,逐步奠定教师教育学部在学校乃至全国的学术地位,引领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调动师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学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期中学术创新周活动,以团队集中攻关的方式,开展学术创新任务。在学术创新周中,依托学部平台基地组建了十余个以硕士生导师为主要负责人、全体在读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围绕学部科研发展规划,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支撑了学部学术发展和研究生培养“两月一次一周”特色学术活动,也为校庆九十周年学术活动增添了新元素。
王红教授主持的团队以推进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及师资供需配给研究”为主线,开展基础教育服务贡献度阶段性成果攻关活动。王红教授作为课题首席专家指导团队成员就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服务贡献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提出明确的质量观和构建指标体系。团队依托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协同研究中心”召开2次专家论证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对课题进行现场论证。与会专家与团队课题组成员展开了密切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了解疑释惑的机会,还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课题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 专家论证会现场 王红教授团队研讨现场
罗一帆教授主持的团队在学术创新周期间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首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研究生主持科研项目的研讨活动,如金种子课题中期报告研讨、“挑战杯”创业计划研讨等。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协作,团队成员在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展现了团队对新知识的追求和对年轻研究者的培养关怀。其次,团队围绕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调研报告展开深入研讨。第三,团队着力推动了研究生小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进展。通过集中研讨和训练,团队成员不仅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精准指导,而且深入了解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方法,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罗一帆 罗一帆教授团队研讨现场
左璜教授主持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项会议,涵盖实证研究设计、英文论文写作、书稿创作等多个方面,为参与会议的研究生提供了全面的学术指导。与会的研究生们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通过集中学习、同伴交流以及与导师一对一沟通探讨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这种深度互动不仅拉近了导师与学术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学术灵感和创新思维。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认为通过项目推动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内化,同时点燃学术研究的热情。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教授左璜 左璜教授团队研讨现场
王清平副编审主持的团队紧紧围绕“黄埔实验学校劳动教育重点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在导师带领下,团队明确了中长期的研究目标,并制定了近期的规划安排。这一环节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而且推动了团队整体研究的有序展开。同时,团队进行了相关文献的修改工作,提升了研究论文的质量,也加深了团队成员对其研究领域的理解。其次,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第五届大湾区师德论坛”的学习与讨论,总结了论坛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与成果,并提交了大湾区师德师风典型案例。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副编审王清平 王清平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童宏保副研究员主持的团队聚焦于“基础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这一核心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学术研讨中,团队成员积极分享并交流各自的研究资料,汇报研究进展,全面展示了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团队开展了深入的学术辩论,帮助团队成员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导师在学术研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研究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进行了疑难点指导。这种精准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帮助研究生解决当前研究中的问题,更能为未来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童宏保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童汝根副教授主持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在学术创新周期间通过有效的组织与协作,推动了多个学术项目的进展,为团队成员提供了深度学术锻炼的机会。首先,组内课题取得有效进展。导师明确解读课题任务,厘清研究方向,进行任务分工,有序推进课题研究。团队成员梳理完善课题相关论文框架,部分小论文已进入定稿、投稿阶段。其次,顺利完成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发展思想研究》书稿初稿的校对与完善工作,为后续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团队还成功推进了二年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工作,为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在学术创新周期间,团队成员集中参与学习了《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结题报告、教育专家成果提炼等学术活动,提升了学术素养,拓展了学术视野。
童汝根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郑海燕副教授主持的团队聚焦“挑战杯”金种子课题与一般课题展开了深入而有序的讨论。首先,在郑海燕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集中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研金种子课题、一般课题管理办法及参赛指引等相关文件,为后续的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每位同学都对于金种子课题和一般课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这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不仅促进了思想碰撞,也激发了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热情。最后,导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导师的点评为团队成员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有力地推动了团队的学术进展。
郑海燕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谢志勇副教授主持的团队专注于“教师核心素养人机协同测评研究”活动,通过内部的紧密协作和导师的精准指导,团队成员积极展开深度研究。在学术创新周期间,团队推进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撰写,形成“教师培训项目测评报告”和“教师培训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提升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为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智慧。
谢志勇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雷丽珍副教授主持的团队主要围绕可能的课题选题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围绕导师给定的选题方向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学术文献的检索,系统梳理了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找到了可能的具体选题方向。特别是,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集团化办学和有关教师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上。通过对近五年集团化办学研究脉络的梳理,团队形成了对该领域的深入理解。同时,团队对近三年有关“教师”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检视,形成了文献综述,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雷丽珍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钟罗金副研究员主持的教师培训师能力标准研究团队围绕“国家级课题申报书撰写和打磨”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团队特别邀请专家对国家级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方向框架进行指导,获得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了选题论证和文献综述的准备工作,分配了课题申报书撰写的研究任务和责任,最后整合撰写课题申报书。除了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打磨,团队还注重内部的学术交流,邀请了优秀毕业生分享学术经验和个人规划,并安排了研二同学汇报校级金种子课题研究方案,以及研一同学汇报个人学习进度与研究进展。通过分享和汇报,团队成员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钟罗金老师团队研讨现场
本次学术创新周活动圆满落幕,但这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据悉,学部统一部署,由学科与科研办具体安排,所有团队参与,每学期期中第9周和期末第18周加上自选的开学前1周作为固定的学术创新周,形成“两月一次一周”的集中学术创新攻关,为学部全体师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新的制度安排。学术创新周展现了各团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活力,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在团队的学术研究工作上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未来的研究征程中,各团队将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氛围和守正创新的势头,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做扎根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学术创新研究,为学部学术研究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