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闯教授做客国社科重大项目研究学术沙龙
2023-04-24 15:13:00

4月22日下午,为推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及师资供需配给研究》的开展,形成课题成员常态化研讨与专家定期指导的交流机制,促进国社科项目研究计划落地和成果产出,项目团队举行了专题研究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特别邀请了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闯教授作为指导嘉宾,学部部长助理童汝根副教授、学校发展与领导科学系主任童宏保副研究员、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谢志勇副教授及项目团队其他老师和研究生等30余人参与了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子课题三“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师资供需模型建构及预测研究”推进人吴少平老师主持。


1.jpg


在致辞中,童汝根首先代表项目首席专家王红教授对王闯教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向王闯介绍了王红团队近年来的科研立项和成果产出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家社科教育学重大课题立项的背景情况,已取得的课题研究进展,各子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期待王闯在量化研究方法使用和师资供需模型建构方面给与专业指导和建议,也希望项目成员能多提问、多思考,让本次活动收获满满。

谢志勇围绕课题研究的总目标,聚焦师资供需序列相关研究,介绍了子课题三关于师资供需模型研究的背景、思路和展望。他指出,子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数据库,开展了师资供需的探索性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形成关于2022-2035师资缺口及师范生招生规模的预测;他表示,当前结合“七普”数据重点研究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对基础教育师资供需的影响,未来还将综合考虑区域教育发展、人工智能、跨学科、离职率等因素,优化师资供需预测模型,服务各区域各类师资规模调整、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等问题。


2.jpg


王闯对子课题选取学龄人口、师生比作为师资供需模型的重要参数,给与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考虑增加教师退休、离职、班级规模等因素,建议做好低、中、高三个层次的预测,给国家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并鼓励研究生可以选择诸如“多大班级规模能开展个性化教育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就进行实验性研究。此外,他还表达了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教师影响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代替不了人,但要引领教师做ChatGPT不能做的事,这不仅涉及教师数量更是教师质量的问题。


3.jpg


在专题研讨过程中,师生们围绕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供需建模”中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比如教师资格证制度、音体美紧缺教师问题、教师轮岗、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生培养等因素对师资供需的影响,建模中如何考虑这些相关参数以及区域和时间等作为变量如何开展研究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王闯利用其数学、统计学的专业知识给与了非常专业的建议,还从澳门、美国的实践经验给与启发。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提问与交流热情高涨,王闯均一一热心解惑。

据悉,项目首席专家王红教授与王闯教授就课题研究开展多次交流,并诚挚邀请王闯教授对课题研究给予长期指导。


4.jpg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

邮编:510631

电话:020-85217630

学部公众号

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