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六位由高校和中小学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进行2019年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中期考核现场考察。上午,来自广州、中山、东莞、汕尾四地市教育局的实验区项目代表和我校陈文海副校长,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务处副处长罗一帆、招生考试处处长潘文庆、教务处副处长赵艺、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李卫东、研究生院主任王健、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学波等牵头单位负责人以及人事处副处长陈玉萍、财务处科长林学延、历史文化学院副书记陈果等部处、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中期考核汇报座谈会。
中期考核汇报座谈会现场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首先向参加本次考核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向专家们简要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在实验区建设中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目前华南师大已经与广州、东莞、中山、汕尾四地市教育局签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协议,是合作地市最多的高校,也是作为省属211师范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华南师范大学将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努力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和职后培训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学改革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师范生培养系统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政府、高校、中小学教师协同化;构建起注重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新模式,为促进广东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贡献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作为实验区项目负责人,向各位专家汇报了实验区建设的具体进展。汇报从四个方面展开:一、实验区建设总体情况及阶段性成效;二、中期考核工作进展汇报,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条件与保障资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三、实验区工作存在困难和原因;四、下一步工作计划。王红表示,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学校目前已将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纳入学校“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及2019年工作要点。得力于四地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的积极参与,实验区内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职前职后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统筹管理机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已获得阶段性成效。教师教育学部作为牵头单位,将继续联手校内其他部门,必定克服困难,继续探索推动相关工作,高水准完成建设任务。
实验区中期考核汇报现场
汇报结束后,各评审专家对实验区建设工作提出问题,由华南师范大学各部处代表、四地市教育局代表分别解答、回应。其中,中山市教育与体育局代表师资科科长黄庆财发言表示,中山市与华南师大借助实验区项目合作的效果是显著的,华南师大在中山市实验区建设的过程中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深度参与中山校长职级制的推进、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评选等工作。同时,他提到在今年中山市教师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应聘者有近30%是来自我校,认为华南师大的毕业生非常优秀。
随后专家们依次走访我校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新师范信息素养实验室与砺儒·新师范创新学习空间,并同步进行了教师代表座谈会及学生代表座谈会,对实验区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了解、考察。
师范生代表座谈会 现场
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罗一帆、教师发展中心杜炫杰老师带领专家组参观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与新师范信息素养实验室
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罗一帆、网络中心砺儒团队成员梁卓明、刘丽清、徐君仪老师带领专家参观我校砺儒·新师范创新学习空间
下午,评审专家前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考察,并与基地负责人、基地实习学生代表、指导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会。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地考察座谈会现场
据悉,华南师范大学与四地市联合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由教师教育学部牵头,联合校内教务处、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处、学生工作部(处)、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等单位在三年建设周期内开展推进10大工程、20个项目、32个子计划,探索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四级联动体系,创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服务体系,建成一校四地教师教育数据资源体系,建立教师教育智库系统,培育四地名师名校长及教育家,培养乐教、适教、普教的高质量师范生,形成一批教师教育成果以及强化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等八大成果。
我校于2019年5月遴选聘任文学院陈少华等涵盖全学科及教学法专家、通识专家25人为首批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在四地市遴选出55所教师发展学校,这些学校将承担我校职前师范生培养与区域教师职后培训的任务,并与我校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高度联动、资源共享,2020年将从四地市选拔近百名基础教育访问学者与工作室主持人共学共研1年。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的创立、教师发展学校的创建、基础教育访问学者入室访学等基于我校与四地市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工作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在“职前职后一体化”方面的探索,助推成果的孵化呈现。